![]() |
西安交通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其前身是1896年創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1956 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內遷西安,1959年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并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七所大學之一,1999 年被國家確定為以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為目標的學校。2000年4月,國務院決定,將原屬衛生部已有60余年辦學歷史的西安醫科大學、原屬中國人民銀行已有40余年辦學歷史的陜西財經學院并入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是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濟、管理、文、法、哲、教育等 9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學校設有19個學院(部)和 3個臨床教學醫院,F有教職工 5769 人,專任教師253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 1400 多人。學校有長期在校工作的英國皇家學會院士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6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1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22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8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及中青年專家18 名,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5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74名,對國家做出突出貢獻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560余名。
西安交通大學國際交往廣泛,與美、日、英、法、德、意、新、韓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125所高等學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協作關系。2005年以來,邀請了12位諾貝爾獎和菲爾茨獎獲得者及600余位國外教授來訪講學,合作研究、學術交流的世界各國學者、企業高層、政府要員達6500余人;先后派出赴國外訪問、進修、研究及攻讀學位的教師和學生860余人,參加國際會議800余人;聘請了包括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Tomas Bell教授在內的近百名外籍教師長期在校任教;與國外18所著名大學(集團)合作開展本科生和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與英國利物浦大學合作,在蘇州建立西交-利物浦大學,這是我國目前唯一一所以理工科為辦學特色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多個高校開展EMBA、MBA合作辦學項目;與美國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合作舉辦孔子學院;先后承辦50多次國際學術會議及多個重大外事活動,如第四屆中日大學校長論壇、第四屆中國-耶魯大學領導暑期高級研討班等,使西安交通大學在國際上的聲譽不斷提高。近年來,隨著學校國際交流的日趨活躍,學校留學生教育規模不斷擴大,2007年,有來自50個國家的970名留學生在校學習,其中學歷生比例達到71%。學校醫學留學生教育(英語授課)在國內外享有良好聲譽,大部分留學生畢業后免試或通過考試獲取了本國的醫師執照,部分留學生獲英、美及澳大利亞等第三國的醫師執照。
針對西安交通大學和加拿大的某所大學共同培養碩士人才的需求,實現西安交通大學內部以及與外部之間的信息交流、科學研討、教務管理通過應用電子白板等數據會議功能實現遠程教學,學員可通過視頻會議進行畢業論文寫作、答辯等,教員與學員通過多媒體手段實現跨區域的雙向交流,實現遠程教育系統,可以做到隨時有事,隨時召集會議,大大提高了辦公效率,節省了開會的時間,視高視頻會議系統正好滿足他們的需求,可以同時的在線視頻語音,還提供了強大的電子白板、文件共享、演示文稿、音視頻會議,電子投票及協同瀏覽等功能,以滿足兩人或多人之間跨地域的面對面交流,教學討論工作等。同時保證了教學的質量,還能節省開支。
更多相關:
投影機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