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內容導航:
性能測試心得
作為一個一般規則,生產廠家關于亮度和對比度的性能指標,對于使用這些指標來選擇投影機的消費者來說是特別不可靠的購買指南。理論上的ANSI流明輸出通常是無關緊要的,因為當亮度、對比度和色溫被調到極限來最大化亮度輸出時,實際畫面質量會受到極大的損害。并且由于對比度指標基于在不同場景中可變光圈的動作,而不是基于給定圖像幀的實際最大對比度,買家應該預料到對比度指標與觀看投影機時實際感知到的對比度沒有任何相同之處。除了幾個特例之外,由家庭影院投影機制造商公布的亮度和對比度指標基本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對AW15而言,這個一般規則也不例外。官方亮度指標為1100ANSI流明。然而,當我們將相關設置調到最大值,燈泡在全功率模式下,光圈全開,所有的控制項進行調整以盡可能地軋出最大亮度,此時我們的測試樣機測得634流明,遠小于宣稱的亮度指標。
雖然AW15離達到其公開的流明指標很遠,然而有趣的是,一旦為更好的畫面質量開始進行調整,AW15的實際亮度輸出與其競爭型號就更為接近了。當畫面模式設為預設的"標準"模式,燈泡為全功率模式,鏡頭設置為廣角位置,色溫設置為"中",我們測得一個非常可觀的536ANSI流明。
一個長變焦鏡頭會戲劇性地影響亮度輸出,影響大小取決于設置位置。所有的投影機,當其變焦鏡頭設置在最大廣角位置時是最亮的,并且當鏡頭移向遠攝端的時候,流明輸出逐漸減少。對于1.6倍變焦范圍的鏡頭,正如AW15上的鏡頭一樣,當由廣角端到遠攝端時,三分之一的亮度損失不算罕見。然而在AW15上,亮度損失只有微不足道的16%。因此在上文提到的設置基礎上,從廣角端極限位置移動到遠攝端極限位置,流明輸出從536減少到了450――相比之下,只能算一個無關緊要的損失。對于那些打算坐得離屏幕很遠并且按照上面的建議使用鏡頭的遠攝端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
更嚴重的亮度輸出的犧牲發生在當燈泡設置為低功率模式時。雖然據一位Sony人士說,這樣做顯然會將燈泡壽命延長到潛在的3000小時,然而它會將亮度輸出降低34%。除非投影機在一間暗室中使用,否則這不會是大多數用戶所能夠接受的折衷辦法。
預設的影院模式將投影機缺省設置為低燈泡模式,并且根據變焦鏡頭的設置,將流明輸出降低到兩三百之間。在一個黑暗的影院空間中,因為這臺投影機上的對比度足夠賣力,仍然有充足的光線來成功地點亮一個120英寸屏幕。昨晚我在DVD上觀看了美國芭蕾舞劇院上演的《天鵝湖》,在一個120英寸Stewart Grayhawk RS屏幕上使用AW15的低燈泡模式。圖像豐富而令人滿足,具有堅實的黑色,優秀的色彩飽和度,陰影部分沒有混濁不清,并且沒有感到畫面不夠亮,盡管實際上這臺投影機只發出了240ANSI流明的亮度。原因在于――這臺投影機的對比度相當賣力。
更多相關:
投影機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