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SON等離子拼接顯示:把“視界”看得遠大點
中國投影網等離子顯示器資訊 來源:中國投影網 2011-9-13 14:24:04 編輯:影子 [
大
中 小 ]
內容導航:
等離子顯示發展史
等離子顯示器因其超薄的機身,超大的顯示面積,以及在多種環境下的卓越顯示性能,成為目前最先進的大屏幕顯示設備。等離子顯示器的核心部件是等離子屏,其中每個像素單元由紅、綠、藍三個像素點組成,發光的外屏內表面熒光體類似于CRT顯像管內的熒光體,這種熒光體主動發光的顯示方式能夠提供生動豐富的色彩、極短的響應時間和非常廣闊的可視角度。每一個像素單元都由單獨的電極控制,視頻信號經轉化后,各電極做出響應,通過三種原色不同亮度的組合,每一個像素點能夠產生1670萬種以上的顏色。

等離子體顯示的概念最早由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的科學家于1964年7月提出,最早的實驗性樣品只是一些簡單的發光點陣。六十年代后期該項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但受到材料和工藝的限制,屏幕尺寸很小且顯示質量較差。
電子計算機及信息產業的發展,為等離子顯示的進步提供了契機。獨特的發光原理和構造所帶來的諸多優點,使等離子顯示器逐漸被人們認同為最理想的大屏幕顯示技術。由于新工藝和材料的應用,等離子顯示技術已經日臻完善。目前全球共有七家廠商具備等離子屏(模塊)生產技術和能力,等離子顯示器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根據SRI 2002年做出的預測,2001年至2009年,全世界等離子顯示器產業將以平均每年增長58%的速度高速發展,因此將成為未來最具發展前景的大型顯示器件并最終取代傳統CRT及背投影。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內容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