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中端領域 八仙過海
在中端領域,長期以來是日系品牌的天下,傳統的日系品牌是這里的主力。在這類國際品牌中,我們看見是三個外在現象:

品牌競爭
1,品牌價值。
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日系品牌都是多面手,除了投影行業身份顯赫,在家電、重工、IT、化工、印刷等都是佼佼者。對于多數中國消費者而言,最熟悉的還是鋪天蓋地的家電廣告;在改革開放后,已在國人心中牢牢打上了“知名品牌”的烙印。對于行業采購者而言,這些品牌的產品,更易被政府、領導、以及廣大的人民群眾認可。
2,系統集成商的喜好。
雖然這些日系品牌各個都是名家顯貴,但是真正的利潤往往控制在大型的系統集成商手中。品牌的知名度是一方面,集成商更看重的是合作的歷史。很多大型項目的招標,都是金額數量巨大,由于系統集成商的喜好所定,日系品牌被重視,而臺系品牌被忽視。
由于大量的利潤,被這些“善良”的系統集成商拿走了,日系品牌在此領域只能各顯其能,無目標的群雄混戰,同日系對決、同韓系角力、同臺系拼量。總之,中端市場的格局只會越來越混亂。

教育投影應用
3,不可忽視的品牌號召力。
曾經,和一些臺系品牌的產品經理溝通,他們對此都深表不滿。其實,平心靜氣的想,這是很自然的現象。現實是殘酷,也很符合文化訴求。國人,好幕虛榮,無論是領導還是平頭百姓,看見國際名牌總是很開心。尤其是高層,不會在意這產品是國際品牌中的低端貨,更不屑于理會性價比更高的臺系貨。或許,誰都會遇到,買了國際大品牌的低端貨,出現問題后,總會安慰自己,“連國際品牌都有問題,說不定這很正常”;若買的是國產品牌,出現問題,總是會糾結于品牌而不是產品。
誰說品牌沒有號召力,中端的投影行業采購就是最鮮明的例證。其實,隨著世界貿易的溝通,產品本質的差異正在逐漸縮小。國產品牌的高端貨,遠強于國際品牌的低端貨,這本是一個田忌賽馬的現實版。但是,面對品牌,有幾人真能抗拒名牌的誘惑呢!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