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9年起,每年的“雙十一”,阿里巴巴的交易額都會呈幾何級數增長。由最初的0.9億元到2014年的571億元,不過短短幾年時間。如今當廠商們每一次“神話般”的雙十一銷量數據公布后,除了引來粉絲和行業的驚呼外,也常會讓一些投資人、業界同行、媒體觀察者皺起眉頭。
極米科技,這家自稱專注于“無屏電視”的年輕企業,今年似乎放出幾個衛星:雙十一期間售出9500臺、2000萬的總銷售額。這些數字在投影機圈里不可謂不高調。稍微百度一下,“11小時銷售額破千萬”、“賣9500臺”“銷售額過2千萬”的字眼比比皆是。一些第三方媒體觀察者指出,目前國內投影市場總份額并未實質性大幅增長,若單個廠商若真是在一天內就能銷售到這個水平,應該說相當可觀。但這個公布的數據,自發布伊始就疑云叢生。
各位看官要知道,這可不是賣出9500個晚霜、9500件外套,亦或是9500個小米手環之類。畢竟日用家紡或當下熱銷的數碼玩物,銷售到這個量級并不稀奇。可是一家主做投影,非家電必需品的新品牌,如何能一夜之間沖到那么高的銷量?真如極米CEO鐘波說的那樣,銷售額輕松突破2000萬?
銷售數字迷霧
據鐘波所說,雙11那天的銷售中,極米在天貓的銷售約占總銷量的一半,大約有5000單左右,而其他渠道共有4000多單。但從同行提供的淘寶端大數據處理工具“數據魔方”的分析數據顯示:極米當天的銷售在同類產品中并非最好,它的銷售數量排在第三,銷量排最前的兩名分別是明基和酷樂視,這兩個國際國內知名的投影品牌。從11日公布的價格統計數據看,這排在前兩名的品牌,銷售額分別是幾百萬人民幣。那么,排名第三的極米其單機價格明顯低于前兩名,其銷售何以支撐2000萬的總額結論呢?
對了,極米在天貓上的銷售主力產品是售價為1799元的夢想版。難道主打線上電商的極米科技,除了在發力最大的天貓商城外,剩下的4000多臺會在京東、蘇寧、國美等渠道,可能通過更小的銷量、更高的價格去完成了這個銷售“神話”?或許是我的數學不夠好,或者是極米的文字發布隱藏了很多文(nei)字(mu)信息,反正我是得不出這些夢一般的理想銷售數據。
作為關注這個行業的人,只能把在論壇里看到的網友分析和懷疑點,再拿出來質疑一遍。也許極米會SHOW一點過硬的證據來反駁一下,可惜到現在為止,在網上頗具官方口吻的媒體轉載報道中,甚至連個真實截圖都沒有看到。
天貓淘寶的“嚴打”
另一方面,剛在紐交所上市的巨頭阿里巴巴,對虛假交易等情況比往年打擊力度加大不少。天貓上個月發布的公示信息稱,“....對任何虛假交易行為,一經發現,天貓將依規予以嚴肅處理。在雙11結束后,天貓會對雙11當天的交易數據做進一步分析,并結合其他調查手段交叉驗證,一經確認,天貓將依規予以處理…”。怪不得,在投影機分類里以前銷量特棒的幾個店鋪,在雙十一前夕都忽然消失了。
其實只要百度一下“虛假交易”,就會出來了一個許多“刷單”的詞匯。閱讀許多相關報道后會發現,原來在歷年雙11期間,刷單竟然成為一個龐大的灰色產業。天貓和淘寶上一些星級高、評價好的店鋪,那些不錯的交易數據,很可能都是店家自導自演的虛假交易結果。這是已成為上市公司的阿里巴巴所不能容忍的欺詐行為。
僅2013年,淘寶網絡安全部門查獲的虛假交易買家賬號就達800萬家,交易額超過100億元。今年的數據還沒有官方公布出來,不過想象一下今年巨量的交易,淘寶秋后算賬的情況恐怕也不太樂觀。
吸引眼球的眾營銷
要申明的是,這里若認為極米的兩千萬銷售神話是靠刷單而來,就太牽強附會了。筆者還真沒有那么八卦,也不想去揣測別人的生意。只是想喊一嗓子,看看既然有這么好的數據,這么好的銷售記錄,那產品本質究竟怎么樣呢?想想每個企業的營銷手法層出不窮、粉絲經濟、饑餓營銷、智能硬件微創新等神話頻出,行業大佬們也相互打口水戰,讓大眾消費者和粉絲們不斷追捧、質疑,以期吸引人眼球,其目的都逃不過是為了把產品賣出去更多。
華為中興在全球迅速成為國人的驕傲,魅族小米早就通過粉絲經濟發展壯大。上述提到的投影明基和酷樂視兩家企業,位居今年銷售冠亞軍,卻并沒有大肆宣揚其雙十一的銷售數據等傳說。或許二者是因為在行業和公眾中已有較高口碑,僅僅采用低調的營銷方式,不愿與極米們的為伍?這樣做的話,企業未免也太老實木訥了些。
在網絡上,虛假繁榮并不容易被發覺,夸張的宣傳推廣轉變成銷售業績的增長,是太多老板們的如意算盤。許多廠家大概還會繼續這樣套路玩下去,放出來更多豪言吸引粉絲追捧。忽然想起,比如雷軍當初也曾表示過,小米最快在2015年實現千億元的銷售額,甚至他還與董明珠對賭小米5年內銷售額能超過格力集團。對于類似的豪言壯語,都只能靠時間去驗證,呵呵!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