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14日,計算機等級考試;12月20日,英語四六級考試;12月27、28日研究生考試······又到考試季,學生忙,老師也忙。但是,對于上海交通大學的學生而言,今年學校多了一位特殊的監考老師;對于上交大的老師而言,有了這位同事,監考工作著實輕松不少。
“以往快到考試的時候,學生頭痛,我們老師也頭痛。”上海交通大學某老師表示,一般考試短的要1個多小時,時間長的3、4個小時,學生低著頭做題,監考老師因為坐著監考看不清的原因,多會選擇從頭站到尾,“不光要站著,還要繞著考場來回轉,年輕的老師還好,年紀大的老師這一場考試下來直呼吃不消”。
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
近900個高清監控點
覆蓋上交大閔行、徐匯校區
201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學選擇科達進行標準化電子考場建設;同年10月,項目一期正式開工,并于去年1月份驗收。一期系統覆蓋上交大閔行校區,分東、西區分別進行,包括上、中、下、東上、東中、東下院以及陳瑞球樓7棟教學樓的標準考場建設,共250個標準考場,約320個監控點位。據科達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系統一期剛建成,就順利完成了年底上交大研究生考試的保障工作。
201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學標準化電子考場二期正式開工。二期主要對一期標準化考場進行擴建,新增192個標準化考場監控點,其中西區西上院、西中院、西下院新增78個監控點;東區東上院、東中院、東下院及東瑞球樓新增114個監控點。此外,在保密室等試卷存放區、監考老師從考務室行至考場的途徑區,走廊、主要樓梯出入口等處均安裝了具有防雨、防暴的紅外攝像機,進行24小時不間斷晝夜監控。
圖為上海交通大學電子考場監控截圖
2013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學電子考場二期正式驗收;二期驗收后,科達為上交大閔行、徐匯校區又陸續增加了若干校園監控點。目前,上海交通大學標準化考場系統已接入近900個監控點,主要覆蓋閔行校區,部分位于徐匯校區。“考場內大部分攝像機都可聯動教室內已有的報警設備,如煙霧、溫度感應器等,在實現高清視頻巡考的同時,也能勝任日常教室安保工作”。
統一接入、統一管理
日常安保、視頻巡考兩不誤
據了解,本次閔行校區電子考場建設分東、西區兩部分進行,除在陳瑞球樓四樓設置一個校級考試指揮中心外,還在東下院三樓多媒體教室管理機房、中院212室分別設置了東、西區視頻監考機房,兩區內所有監控點均分別接入監考機房內的監控平臺,實現統一管理。“所有監控錄像,也都分別存儲在兩區監控機房內的存儲陣列中,重要考試全程錄像數據保存6個月,日常教室監控畫面進行為期15天的循環錄像”。
“在陳瑞球樓四樓的校級考試指揮中心設置了3個投影屏幕,操作電腦就可以選看各個考場內的實時監控圖像,考試階段對考場進行視頻巡查。”據科達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系統已經完成與上海市教委電子巡考系統的對接,“交大的老師、領導只需要在監考機房或是指揮中心,即可完成監考的工作”。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