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自費拍攝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在兩會召開前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從2月28日發布當天起便引起了各大網絡媒體和公眾的關注。視頻能在如此短的時間造成如此大的轟動,在于視頻本身的關注點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污染:霧霾。
穹頂之下,蕓蕓眾生,同呼吸的不只是自然空氣,共命運的不只是生存環境,還有教育公平。教育事業作為全民族的根本事業,同樣需要引起國人的高度重視。李克強總理強調:教育改革的本質是立足點的平等,要縮小城鄉和區域這兩個最大的差距,逐步實現教育公平。
如何實現教育公平,幫助農村與中西部地區的孩子和城市與發達地區的孩子站在教育的同一起跑線上?解決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學習日本的教育模式,教師實行輪崗,這樣有利于教師資源稀缺的地區接觸到更多的優秀教師。不過,這種方式的惠及面會相對受限,同時影響城市本身的教師資源建設。近年來,國家鼓勵更多的大學生加入“三下鄉”活動。大學生走進偏遠地區和農村,能夠幫助當地孩子接觸更豐富的課程。但是這種支援活動無法長期進行,會影響孩子學習的延續性。近幾年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網絡普及的覆蓋面越來越大,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資源共享成為新的趨勢。早在2013年5月,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的主管部門就與奧威亞共同建設了在線課堂。由城區學;騼炐憬處熤髦v,將優質教學課堂實時傳輸到農村教學點,并與教學點教師一道,在線輔導學生共同學習,從而解決教學點的教學難題。通過這種方式能讓農村的孩子有機會接觸到更多名師,共享優秀的教學資源。
政府和教育部門近年來高度重視教育公平問題。在今年的兩會上,我們期待更多有效的措施能夠出臺,解決當前亟需解決的教育公平問題。為中國的孩子提供站在同一跑線的環境。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