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時代,我們必須重新思考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關系。從工業化時代的經營產品差價,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經營用戶、數據、社群的根本改變。
資本寒冬下,抓住移動互聯網潮流,洞悉移動互聯網時代品牌的經營法則,必須重新思考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關系,從工業化時代的經營產品差價,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經營用戶、數據、社群的根本改變。
所幸海底撈等餐飲企業憑借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理解,汲取上一個時代零售業被pc互聯網(電商)所顛覆的教訓,開始探索線下餐飲業的數字化、智能化、互聯網化的進程!
海底撈智慧餐廳(北京中駿世界城店)終于迎來了的首個體驗日。28日將正式對外營業,據說花費1億元!機械手臂上菜、機器人傳菜、360度立體投影沉浸式用餐場景、按個人口味訂制鍋底、等位處的全員互動游戲、不沾油的餐桌……處處彰顯科技范兒,處處有驚喜!
海底撈智慧餐廳位于北京中駿·世界城E座B1層,除了之前流傳出來的傳菜機器人,智慧餐廳還深藏5大黑科技,讓我們走進海底撈,一探究竟吧!
01
等位區設立互動游戲——現場PK更刺激
智慧餐廳入口的右手邊就是海底撈聲稱的全球頂配版等位區,就像我們熟悉的劇院造型,屏幕的位置就是13*3m的矩形投影屏,可以展示3d動畫等各式影片。
像跳一跳一樣,讓人停不下來的小游戲
02
“太空艙”菜品庫——機械臂自動入菜、上菜
和等位區相對的,就是智能菜品庫。透過玻璃櫥窗看過去,科技感十足機械臂特別吸睛,這也是智慧餐廳的必看景點。全程0-4℃全封閉式太空艙,機械臂自動完成菜品入庫、上菜,徹底實現“無人化”。
圖中密封箱內溫度長期保持0-4℃,隔離異物,定時進行臭氧殺菌。
機械手臂上菜
同時,配合門店自動出菜機,加載RFID食材監管系統,給每盤菜配備專屬“身份證”,進行實時追蹤,實現菜品保質期精準把控,過期商品會被自動丟棄。
機械手臂會將選好的菜品放到傳送帶,再由機器人送到顧客桌前。
03
后廚自動化生產——智慧總廚大腦節約37%人力
IKMS智慧總廚大腦(InSight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知識管理系統),實時監控、管理,維護整個無人后臺的運行,從點單到配菜到上桌,實現后廚自動化生產,更叫人驚嘆的是,據說可以節約后廚近37%的人力成本。
04
一會在阿爾卑斯山,一會兒在亞馬遜叢林……“沉浸式”火鍋新體驗
繼續往前走就是就餐區了。360°全屋環繞式立體投影,5塊超大穹頂屏幕,6大場景主題(星空、桃園仙境、雪山、油畫、治愈系)……為顧客呈上一場視覺、味覺、嗅覺、聽覺的全感式火鍋盛宴,整個場景的創意團隊包括央視導演等專業人士。
當你的四周出現一團團粉紅的桃花林,花瓣正隨風飄落……你還會以為你在火鍋店嗎?有網友稱,“仿佛置身宮崎駿電影里”!
投影內容當然還接受訂制化展現,比如,向女友求婚,以往相處的點滴故事在周圍播放,場面太美太動人有木有!
包廂環境也可以通過燈光切換氛圍,墻面上可觸控屏幕可鏈接客人電腦,服務于小型會議。就連椅子都是意大利進口。
05
私人訂制專屬鍋底——千人千味配鍋機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口味,海底撈表示,希望每個人都吃到自己喜歡的鍋底。無論是加麻還是加辣,還是少油少鹽,IPAD一鍵下單,系統現場調配,高達0.5克的精準化配置,私人訂制專屬口味鍋底。
更絕的是,系統會為顧客建立專屬的鍋底檔案,自己也可以為鍋底命名。會不會很想把自己定制的鍋底跟朋友和家人分享的沖動呢?
據內參君了解,該智慧餐廳能夠同時容納400人就餐。從效率上說,前廳其實和普通門店一樣,服務員一個都不少。主要是配菜、傳菜環節全程自動化,節省了后廚的人力。
傳菜機器人
為什么海底撈這么熱衷“黑科技”?
為什么海底撈這么熱衷新技術?
從始至今,如果梳理海底撈董事長張勇的經營理念,我們會發現,海底撈熱烈擁抱新技術不僅為了降低人力成本,也為了食品安全,更是為了改造餐飲這個傳統產業。
在張勇看來,餐飲行業最大的問題應該是技術,他曾經說:“我相信新技術對傳統產業帶來的不應該是顛覆,應該是提高效率。移動互聯網對于這個傳統產業的改造應該是才開始!
餐飲智能化是行業趨勢,即便海底撈不做,也有其他人會鍥而不舍地去做,而現在,海底撈無疑是這個趨勢的引領者。最近兩年,智能無人餐廳早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德克士、阿里、盒馬鮮生、五芳齋、慶豐包子鋪、百福等都開啟了智慧餐廳的試驗……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場景出現在我們身邊,智能點餐、刷臉支付、無人餐桌等。無論他們采用什么樣的工具、演化成什么樣的表現形式(微信餐廳、智慧餐廳),其根本都是幫助線下餐飲企業實現產品數字化、消費數據化、用戶社交化、品牌社群化。
而未來只有進化到新四化的餐飲新物種,才不畏懼那些互聯網平臺的侵略,不會被用戶拋棄,更不會被時代拋棄。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海底撈智慧餐廳,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