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伴隨著北京如期而至眾采紛呈的行業盛會,以及步入暑期檔后競爭日臻激烈的影院票房數據,來自各個院線影院、影投影管以及品牌技術提供商們齊聚一堂,紛紛呈現了產業升級及細分下,助力行業整體提速的精彩觀點與火花!8月23日-24日,第十五屆北京數字電影論壇如期舉行,就當下電影技術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奉出了一幕幕精彩的多維共贏的篇章。
8月23日下午,以“影院之變:突破觀影,科技引領下影院的未來‘變’在何方?”為主題的圓桌討論吸引了業界的目光。中影巴可戰略市場總監胥斌,耀萊成龍國際影城管理公司技術信息部經理文京川,北京電影學院科研信息化處副處長、數字媒體技術研究所暨影視技術系副教授王春水,Vista集團中國副總經理王志廣,THX全球技術總監Steve·Martz等嘉賓出席活動,并就“未來之變”碰撞出了精彩的觀點火花。
單銀幕票房下降,催生影院“求變心切”
有這樣一組數據:
2017年全年,全國電影票房達559億;截至2017年底,電影銀幕數為52889塊,單銀幕產出為105.56萬元。截至2018年3月底,全國電影銀幕數已超過5.4萬塊,單銀幕產出進一步下降至103萬元。而在2018年1月,全國TOP50電影院的單銀幕數產出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1.2%。
數據顯示,這種票房下降不是個別影院,而是一個普遍現象。由此說明,影院經營難度繼續加大,市場的千變萬化對于影院經營者的要求更高了。同時,新增影院和銀幕卻是在稀釋原有客源,市場資源的不平衡已經有所顯現。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求變”是影院經營者最為關心的話題。
近三年的時間,耀萊旗下影城已從30家擴張至100多家,在影院快速拓展的同時,耀萊也按照不同城市經濟狀況的差異,為影院定制了不同的管理模式,提高運營效率。文京川介紹說,縮減放映員和放映主管的職位編制,便是耀萊“求變”的其中一項。
胥斌表示,目前很多影院都在壓縮人員成本,今年BIRTV展會期間,“智慧放映”也是業界重點關注的焦點。“智慧放映”可以減少人員對放映產生的影響,甚至實現無人放映。文京川也表示,“智慧放映”也是耀萊下一階段的目標。
“節流”是影院提升經營效率的方式之一,但更為重要的是要做好“開源”。論壇上胥斌提出,好的觀影體驗可以提升票價和上座率,影院作為線下娛樂的中心,“體驗”仍是其核心意義。胥斌認為,“體驗”包含大銀幕上的觀影體驗,包含作品呈現出的情緒感染力,同時也包含社交屬性帶來的交互感。
王志廣表示,近些年來,互聯網對很多線下實體都有沖擊,但對電影院的沖擊是比較小的。影院都在減員增效,節約人力成本,但很多新技術的應用還是讓電影院保持著“體驗式消費”的功能。
王春水也談到,影院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獨有性”。目前,電影、電視、PC端和移動端被稱作“四個屏幕”,不同的屏幕決定了不同的講故事的方式。王春水認為,這些屏幕間有一定的競爭關系,但并不是對立的,都有自身的獨有性。比如同一個IP的開發,電影可以營造盛宴般的效果,而電視劇對于維持IP的生命周期有更積極的作用,可以實現共贏的局面。
影院規劃,應有統一性和整體性
隨著失去人口紅利爆發帶來的利潤增長,非票房業務(包括影院食品、電影衍生品、會員費等以觀眾為消費主體的賣品)正在成為國內院線共同瞄準的目標。
在2017年簡報中,萬達電影營收中非票業務部分已經占到了39%,同比增長31%。這一數字,甚至要高于北美發達市場35%左右的平均水平。但對于大部分影院來說,非票收入能夠達到20%就已經很高了。院線距離“爆米花時代”,仍有著一定距離。
胥斌看到了一些積極的因素。他表示,目前很多影院都在進行有益的嘗試,充分利用影院空間,開設各類專賣店、設置娃娃機等等,但問題是這些“雜亂無章”的設備,并沒有形成體系。
在去印度考察的過程中,王志廣深有感觸。雖然整體社會經濟發展僅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但印度影院卻是五星級酒店的水準。影院內賣品布置都是情景式消費,有點類似迪士尼的沉浸式體驗。例如在侏羅紀公園大屏幕前,人和虛擬的恐龍可以互動,影院會員可以通過積分兌換這段影像,這也從一個側面增強了影院會員的粘性。王志廣表示,在影院規劃時,應該有統一性和整體性,經營應該精細化。
與內地影院大多開在商場里不同,歐美影院都是開設在獨棟建筑里,這也成就了“觀眾要在影院里消費一切”的先天優勢。而在國內,超市、咖啡廳等各種店面與影院都在同一商場內,這也是非票收入難以提升的一大原因。但胥斌指出,大家都知道五星級酒店里的啤酒賣得貴,超市便宜,但不少人還是喜歡在酒店里的高消費。而在電影院層面,大家更愿意在B1超市花3元買一瓶可樂,在急急忙忙坐電梯沖進影廳。胥斌認為,電影從業者不應該只抱怨商場業態的差異,而應該思考為什么影院的大堂讓觀眾只想停留“取票的30秒”。
權合作,或可成為提升非票收入的可能
論壇上Steve表示,除了賣品外,影院的非票收入還有很多渠道可以獲得,國外不少影院都在積極嘗試各種可能。例如北美有專門從事“非電影版權”合作的公司,例如球賽、音樂會、游戲在商業大銀幕放映的版權。
文京川表示,目前國內影院非票收入的潛力并沒有得到完全挖掘,影院是導流的地方,有人在就有很多商機存在,比如可以和旅游公司進行合作,可以和影片、衍生品進行捆綁合作等等。
今年俄羅斯世界杯期間,央視與優酷實現了版權合作,世界杯首次在網絡端實現了全部場次的直播。王志廣表示,賽事、演唱會的轉播,還需要影院端和版權端的資源整合,以提升影院的非票收入。
王志飛也表示,在影院建設前期,應該為這些潛在的內容提供合適的硬件設備,前期投入有保障后,放開版權后,合作就順理成章。
胥斌認為,影院的資源和精力不要都放在技術運營上,目前部分影院經營困難,是和業務設置的優先級是有關系的。原來很多影院的KPI是一年開了多少家影院,不管在哪開設影院,都用同一套圖紙,但影院規劃沒有考慮當地的規劃、消費水平和居民文化程度。胥斌認為,影院的資源應該放在拓展精細化業務以及商業化運營上。
萬源歸宗,回歸到共贏的初心
作為一直致力于為中國的電影市場提供最為合適的產品以及最優化的解決方案,為客戶帶來優質產品、豐富選擇、完善服務與靈活配套的經典行業品牌,中影巴可秉承著“在中國為中國”的矢志初心,伴隨著中國電影放映技術體系的工業化進程前進而不斷調整著自己的的腳步。期待的,是以最為優質的綜合實力,推進產品質量管控及服務的智盈未來!
就像中影巴可公司總經理王紅波在展會同期的專訪中所表達的:承載著全球領先技術優勢以及對于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使命感,中影巴可深知作為放映技術企業的責任與擔當!深耕中國市場的需求,做最懂客戶期許的產品設計與服務運維平臺,基于中國電影市場真正的需求研發適合中國市場的最為高效的放映解決方案,是中影巴可一致秉承的理念與不變的矢志初心!
2018年8月,中影巴可“盈”運而生,以產品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以陪伴用戶為責任的躍動脈搏不停!未來,將會以更為自信的底蘊,更為謙和的心態,為中國電影市場呈現更為多維與充滿活力的共贏未來空間!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