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上海國際車展進行中,當部分主流車企因銷量低迷、戰略調整等原因“缺席”時,切入車載賽道的科技公司們成為車展上的“新面孔”,投影龍頭極米科技便是其中之一。
在此次車展開幕之前,極米科技剛剛披露了2024年業績。相比2024年前三個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146.81%,第四季度實現環比扭虧,凈利潤同比增長375%至1.62億元。
業績反彈背后,
投影儀市場“內卷”加劇,極米科技試圖通過切入車載市場,創造第二增長曲線。2024年1月初,極米科技董事長鐘波在內部發布全員信,對于公司未來3—5年發展提出了三點:加強
技術創新、家用投影出海、投入車載顯示業務。十個月后,極米科技首次主動披露,收到北汽新能源的開發定點通知。
宣布正式進入車載光學市場的這一年,極米科技獲得了6個定點項目,而截至2025年3月,這一數字已升至8個,定點項目涵蓋智能座艙、智能大燈零部件產品,客戶包括國內外知名汽車產業鏈企業。
實現“從0到1”之后,極米科技首次亮相車展,從車內和車外兩大領域,展示全系列車載光影解決
方案。
車內解決
方案中,一機多投座艙投影、天幕投影和側窗投影三大產品悉數登場。其中,一機多投座艙投影解決
方案由極米科技專利設計,可以向前投射,打造車內大屏娛樂體驗,且支持靈活的多檔懸停功能;也可以在車尾箱升起時,以背投方式將畫面投射到車尾幕布。另外,天幕投影實現了玻璃天幕與投影視覺的融合;側窗投影可以通過觸控車窗實現影音娛樂與全車投影
矩陣的聯動控制。

一機多投座艙投影前投模式和側窗投影
車外解決
方案包括DLP智慧大燈、像素燈模組和動態地面投影DGP三大產品。其中,DLP雙模大燈投影采用白光與彩光雙模設計,解決了傳統DLP大燈的混色失效問題。行駛時,白光模塊提供輔助照明;駐車時,彩光模塊則帶來130萬像素觀影體驗,并通過光學變焦與自動調焦功能,滿足5—10米范圍內100英寸的觀影需求。面對復雜駕駛環境,可根據路況為用戶提供駐車提示、泊車提示,提供更舒適的駕駛體驗。

DLP智慧大燈彩光模式
在此次車展的媒體日期間,極米科技副總裁、車載事業部負責人田峰現場接受了記者專訪,談論車載團隊搭建、車載業務“從0到1”、定點項目量產與交付進展,車載與家用賽道的競爭差異,以及車載業務的前景。在采訪中,田峰向記者透露,鐘波本人對車載業務非常關心且要求很高,“一旦出現競爭,如果發現我們(進展)有些遲緩,他就會非常關心”。
車載團隊300多人,不挪用家用資源
極米科技組建車載事業部門的時間點是在2024年初,但切入車載賽道要更早一些。2021年,小鵬汽車推出第三款量產車型小鵬P5,這款車型可以選裝極米智能投影,當時采用了后裝模式。
田峰稱:“在那個時間點,大家對車內光影的體驗感官不夠強烈,接下來幾年我們開始進行市場調研。”直到兩年多之后,時機逐漸成熟,伴隨著鐘波的內部信,極米車載業務正式浮出水面。
極米確定進入新賽道的一個背景是,2023年中國的汽車總產值已經達到了11萬億人民幣,占全國GDP的比重接近10%,首次超過房地產。
從家庭空間進入汽車空間,極米“家用”“車載”兩條產品線各自發展。田峰稱:“在車載領域,從前端銷售、產品、應用、研發到后端質量、供應鏈和工廠,全鏈路閉環。我們沒有去share家用資源,這也代表了我們的決心,極米要不然就不做,要做我們希望能做到最好。”
在去年10月首次披露獲得車企定點項目之前,極米車載業務幾乎沒有在公眾層面進行主動曝光。“投入車載業務,還有影響主機廠商的決定,是一個很漫長的階段。”據田峰介紹,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把樣機做出來給主機廠看,其次要證明極米的實力與主機廠要求相匹配,“比如一個很簡單的點:生產能力。我們的產線設計和家用業務是完全分開的,這是一個全新投入。我們在宜賓有六棟樓,專門把第四棟樓用來做車載產線的投入。做車載產線,從決定、到架設好、到自動化的投入,也需要花很多時間”。
極米科技旗下全資子公司宜賓極米在宜賓設有占地280畝的生產制造基地。田峰稱:“很多人有設計,但是在外面outsourcing(外包),拼湊出來。我們可以自己制作鏡片、模具、成型和鍍膜,完成鏡片、
鏡頭、光機和整機,其實主機廠非常重視這種能力。如果可以盡量做到閉環,對質量和成本控制會有一定優勢。”
在前期“播種”階段,前期投入資金來源于集團內部,也就是說,整個車載業務在極米上市公司體系內。隨著定點項目增加到8個,極米從今年3月開始進入交付階段,預計今年上半年會產生車載業務的營收,在后續財報中,家用和車載業務將分開披露。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車載業務團隊規模很快超過300人,對于是否會擴充團隊,田峰表示根據后續合作機會而定,“如果有更多的機會,并且現有資源不夠,我們就會再擴充。如果可以cover、可以match,我可能會用現在的這批人去完成。我覺得還是看商業機會,目前公司對這方面有非常強壓性的投入。去年我們剛開始時,從30個人快速從60個人、到200個人、300多人,這個速度還是蠻快的”。
車載投影市場剛起步,與顯示屏不正面沖突
極米科技進入車載賽道的另一個背景是,家用投影市場“內卷”加劇,價格戰之下,企業虧損逐漸成為常態。
第三方機構洛圖科技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投影機市場出貨量達到2016.7萬臺,同比增長7.5%;銷售額為92.7億美元,同比下降6.2%。中國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的投影機市場,過去一年的出貨量為689.3萬臺,同比下降3.1%。
因此,極米科技一邊加速家用投影出海,向新興區域市場發展;一邊進入新領域,尋求第二增長曲線。
不過,終端的汽車廠商們同樣身陷價格戰泥淖,處于強勢地位的整車廠商向上游壓價不是行業秘密。而聚焦車載投影,在田峰看來,市場剛剛開始,比拼產品力是目前的主旋律,還未到談論價格戰的時候。
極米科技今年量產的產品是第二代,相比第一代在
分辨率、
亮度、產品設計等方面均有提升,目前公司在關注第三代產品,除了側窗、天窗投影,前投、后投之外,還在探索更多應用場景。
“很多合作伙伴告訴我們,希望配合是良性的。他們也需要考慮供應商的安全。如果他的合作伙伴都是虧錢去做,他也認為這不是長期的游戲。”田峰稱,“我認為大家仍在考慮如何提升價值,這是一個正向發展的渠道,而不是你要10元,我要8元。”
在汽車智能化浪潮下,車載顯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系統設置和控制、導航和地圖功能、車輛信息顯示、娛樂系統等功能都依賴車載顯示屏的功能,眾多上游顯示面板企業激戰車載顯示,繼大屏化、多屏化、
高清化之后,行業逐漸呈現出產品形態越來越豐富、解決
方案越來越多元化的趨勢。
在傳統的家庭空間,家用
投影儀早就經歷過與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等屏幕爭奪注意力的競爭,曾經紅極一時,但近年來景氣度出現下滑。進入汽車這一“第三空間”,
在車內投影領域,是否會出現類似的境遇?
田峰認為,投影有屏幕無法替代的優點,“首先尺寸較大,我們能投32寸屏,如果32寸搞一個屏幕,收到哪里;第二,不需要幕布的時候可以收起來,完全不可見的;第三投影可以在任何介質上,可以投放在織物、平板、幕布和玻璃上。屏幕有自身的好處,例如車軸距不大,如果安裝32寸投影就會感到壓抑。所以我們目前應用的車輛主要是軸距較大、定位中高端的車輛”。
在他看來,屏幕本身的競爭會更加激烈,而屏幕和投影并不完全沖突,而是應用場景和消費人群不同,“可以選配,讓消費者去決定,這個產品有市場自由選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