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是路由器硬件的特殊性,目前只能基于Linux開源做操作系統,王楚云說:“這個事沒辦法,你看小米Android玩得這么好,但是在路由器上也只能從新用Linux做一套系統”。
Android是應用于移動端基于Linux的開源操作系統,而極路由想基于Linux再做一個應用層的系統,等于就要重寫一個“新的Android”,然后再在上面做應用,操作難度非常大。對比一下就知道,小米的Miui是建立在Android之上的"系統",本質就是就是套在Android外殼上做了一套自己的UI,然后再塞入自己的功能和應用,而就是這個東西,小米也花了上百號人,搗鼓了幾年時間才打到今天”還不錯“的程度。
并且你要做一個新系統,就需要在平臺中引入大量開發者資源。而Google、微軟、蘋果等巨頭耗費十幾億美金,數年時間,才能構建一個良好的開發者生態,對于一個初創公司,乃至國內的很多大型互聯網公司,想建立一個開發者生態,都是極端困難的。
還好,王楚云沒有在此糾結太久,在搭建好底層操作系統后,他開始轉型嘗試智能路由器的另外一套生態系統——智能家居中樞。
“我們是想做一個物聯網的中樞神經,目前我們已經和很多電器、智能家居廠商達成合作。我們會做一個開放平臺,用紅外線或別的方式去控制智能家居”,王楚云告訴《創業家》。
或許是英雄所見略同,小米路由器的思路也是要做智能家居中樞神經。
負責小米路由器產品的唐沐說:“目前小米路由要打造的生態圈分為三層。第一層是芯片層,我們去找美的和海爾這樣的家居廠商合作,然后給他們的電器裝上WiFi芯片,然后讓他們可以通過紅外發射器連接路由器,然后路由器就成為整個家庭電器的中樞神經。”
在唐沐的設想中,家里的電器都可以通過紅外線等連接方式接入路由器,然后統一由智能路由器管理,信息輸入互聯網。這樣一來,用戶只要用一個APP,就可以管理家里所有的設備,什么時候開空調,什么時候燒熱水,開關某個屋子的燈,通過監控看家里的情況,統統都可以“一手掌控”。
谷歌在今年1月13日斥資32億美元收購智能家居服務提供商Nest公司,證明智能家居的風口正在到來。而小米路由和極路由正在依靠智能路由器切入智能家居的風口。
對比極路由和小米,其他在做智能路由器的公司,如360、百度、果殼以及傳統路由器公司,等仍然在迷茫中尋找出路,究其原因是未能找到合適智能路由器這個硬件后面的生態系統。他們大多數仍然在用PC入口或手機入口那一套在思考智能路由,或者做屏幕互動,或者舉行APP大賽,或者在做安全概念。
雖然“入口+生態系統”的模式,小米手機和亞馬遜證明的成功證明是可以運用于硬件領域的,但是恐怕還需要思考怎么“變種”。
文章來源:中國投影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